KATES_FZ

Kate's Fun Zone 凱特瘋閣.
  • 🏠 首頁
  • 關於
    • 關於我
    • 聯絡我
  • 台灣美食
  • 台灣旅行
  • 日本
  • 美國
  • 中國
  • 埃及
Kate's Fun Zone 凱特瘋閣.
  • 🏠 首頁
  • 關於
    • 關於我
    • 聯絡我
  • 台灣美食
  • 台灣旅行
  • 日本
  • 美國
  • 中國
  • 埃及
Kate's Fun Zone 凱特瘋閣.
Kate's Fun Zone 凱特瘋閣.
  • 首頁
  • 台灣
    • 旅行
      • 雙北
      • 新竹
      • 苗栗
      • 台中
      • 台南
      • 宜蘭
      • 花蓮
    • 美食
      • 美食懶人包
      • 咖啡廳
      • 早午餐、輕食
      • 火鍋
      • 歐式
      • 日式
      • 中式
      • 美式
      • 韓式
      • 南洋
      • 吃到飽
      • 點心零食/團購美食
      • 喜餅喜宴
  • 日本
    • 東京
    • 富士山・河口湖
    • 日光・鬼怒川
    • 攻略懶人包
  • 美國
  • 埃及
  • 中國
    • 四川
    • 陝西
    • 雲南
    • 安徽
    • 福建
    • 河南
    • 上海、江南
    • 攻略懶人包
  • 關於我
  • 聯絡我
Copyright 2024 - All Right Reserved
Home » 【新竹】大霸尖山群峰》首登百岳札記・3天登山攻略・懶人包|健行景點推薦
新竹

【新竹】大霸尖山群峰》首登百岳札記・3天登山攻略・懶人包|健行景點推薦

by Kate's Fun Zone 凱特瘋閣 2022-04-01
by Kate's Fun Zone 凱特瘋閣 2022-04-01
【新竹】大霸尖山群峰》首登百岳札記・3天登山攻略・懶人包|健行景點推薦
2.1K

我旅遊中國時,也爬過幾座高山,而在台灣,雖然常常去走登山步道,卻從未爬過高山、甚至百岳。雪山這條大霸線,有被說是「CP 值極高」的路線,因為第二天行程中,就會撿大霸尖山、小霸尖山、伊澤山、加利山,足足四座百岳!這一次,多虧男友相揪,才能讓我終於有機會一戰台灣的百岳。3 天 2 夜的行程,真的累得夠嗆!但是美景也確實令人驚艷。就帶著各位看看我這三天的旅程吧。

目錄
  1. 簡介
  2. 路線
  3. 申請
  4. 交通
  5. 費用
  6. 裝備
  7. 登山遊記
  8. 小結
氣勢磅礴的大霸尖山
氣勢磅礴的大霸尖山

簡介

雪霸國家公園・大霸線

所謂「大霸尖山群峰」,是由大霸尖山、小霸尖山(西)、東霸尖山(東)、中霸尖山(北),與中霸延伸的加利山、伊澤山所組成。東霸和中霸可以一條路線完成,而我們這次就是走群峰其餘四座百岳的大霸線。

  • 海拔高度:1,800 ~ 3,380 m
  • 路線總長:61 km
  • 難度:★★★★☆
  • 建議時間:3 天
  • 百岳:大霸尖山、小霸尖山、伊澤山、加利山
  • 所屬山系:雪山山脈
  • 所在地點:新竹
  • 高度落差:1,580 m
  • 入山申請:否
  • 入園申請:是(綁定山屋)

路線

📍Day 1:21k,爬升 1594m,約 9h
07:30 登山口 ☛ 07:40 開始走 ☛ (17K)‣ 13:20 馬達拉溪登山口 ☛(4K)‣ 16:40 九九山莊

📍Day 2:14.6k,爬升 966m,約 10.5h
3:30 九九山莊 ☛ 6:40 中霸山屋 7:10 中霸坪 ☛ 07:50 大霸尖山 ☛ 9:20 小霸尖山 ☛(折返)10:00 大霸尖山 ☛ 12:20 伊澤山 ☛ 15:00 加利山 ☛ 17:00 九九山莊

📍Day 3:21k,爬升 959m,約 7h
4:30 九九山莊 ☛(4K)‣ 7:00 馬達拉溪登山口 ☛(17K)‣ 11:20 登山口

*所需時間依每團、每人狀況而有所不同

大霸線雖然不是百岳中頂難的,算是很大眾的,但其對於體力也有不小的需求。三天共 60k 的長征,在第一天、最後一天都必須重裝踢非常、非常長的距離,而且是一整天。所以並不是適合登山新手的路線。

圖片來源

申請

目前,大霸尖山是不需要「入山」申請的,但需要「入園」申請——因為是國家公園。而申請入園的同時,也就一併包含山屋的申請了。

11am後無法進入林道

  • 入園申請:入山前 2個月~前5天可申請
  • 九九山莊資訊:每晚 $200/ 人

交通

要抵達登山口,除了開車以外,還真沒其他方法了(除非有人要挑戰騎行啦…)。我們是直接開到「大霸尖山登山服務站」,停在路旁邊。大概因為平日,沒什麼其他車,假日如果車比較多,就得停稍遠一點的停車場了。

費用

$4900/人。我們這次是跟著朋友揪的團一起來的,是朋友直接找自己認識的領隊(兼司機),費用全包,含領隊費、賓士九人座北車的接送、保險費、睡袋、山屋住宿、山上協作的早晚餐。

大霸尖山的入園申請沒有抽籤,是依照先來先到為主。因為我們那時還在疫情二級警戒時期,山屋的人數有限縮,本來我們排的是後補,到出發日前一直都沒有消息,本來前兩天大夥都說取消了,想不到,就在前一天,竟然被通知我們候補上了!千鈞一髮的距離,我們實在很幸運。

入山口的管理站
入山口的管理站(這有廁所)

裝備

登山用具


  • 登山包(建議 50~60L)
  • 攻頂包:第二天使用。裝水、乾糧、貴重物品
  • 登山鞋 :行走路程長,所以防水、耐滑、舒適、好穿不磨腳的鞋子,太太太太重要了。建議低中筒,能保護腳踝。
  • 穿著中高筒登山鞋。
  • 登山襪:有厚度、保暖、排汗,羊毛襪為佳,多帶一雙備用。
  • 登山杖:很有幫助

衣物


  • 外套:防風、防雨、保暖
  • 排汗衣等爬山穿的衣服,方便穿脫
  • 厚排汗衣、羊毛衣、發熱衣:睡覺穿
  • 排汗褲、壓力褲:爬山穿
  • 保暖褲:睡覺穿
  • 內衣褲
  • 頭巾
  • 保暖帽、防曬帽
  • 保暖手套
  • (護膝)

個人物品


  • 乾糧(垃圾要自己帶下山)
  • 頭燈&備用電池
  • 耐熱碗筷餐具
  • 水壺 / 水袋:山莊可取水
  • 行動電源
  • 衛生紙、濕紙巾
  • 垃圾袋
  • 防曬乳(真的會曬傷)
  • 拖鞋、雨衣
  • 身分證
  • 哨子、醫藥包

登山遊記

第一天・2022/11/24・晴轉雲

📍21k,爬升 1594m,約 9h
📍 07:30 登山口 ☛ 07:40 開始走 ☛ (17K)‣ 13:20 馬達拉溪登山口 ☛(4K)‣ 16:40 九九山莊

凌晨四點,天還一片黑、人還睡眼惺忪地,大夥就在北車集合。很多人會選擇前一天就到登山口附近的觀霧山莊過夜,省時間,也提前適應海拔高度,降低高山症機率。

連同領隊,我們一行九人上了車,明明還很想睡,卻不知怎的睡不太著,頭腦跟意識就跟著車搖搖晃晃的,一晃也就晃到了新竹。登山前,找廁所是必須的,即便是連大霸這麼熱門的山線,找廁所也不是易事,所以眾人趕緊在開上山路前,沿途想找個超商借廁所,卻不知道是不是這一路山友太多,店家不堪其擾,竟然連著兩、三間的超商,廁所都貼著「故障」的字條,最後,還是加油站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開始登山前,看見了透過樹林撒下充滿神聖感的陽光。
開始登山前,看見了透過樹林撒下充滿神聖感的陽光。

買完早餐、上完廁所,最後大概七點鐘抵達了登山口管理處。這裏是最後的廁所機會,再來,就要直到山屋才有廁所了。這時都還沒照到陽光,山上氣溫明顯低了很多,但很幸運地,11 月底的這天,天氣還不算太差、也不至於太凍。洋蔥式地穿了幾件,方便沿途穿脫。

17k 大鹿林道

一開始,就是 17 km 的平坦大鹿林道,每隔 100m 就有個里程樁。說平坦,真的沒在開玩笑,真的就是平地,幾乎完全感覺不出有在爬升。而且沿途兩邊也多有樹木遮蔭,不至於太過曝曬,還能遠眺山景與藍天,偶有石桌可休憩,可說是走起來非常輕鬆愜意的一段——至少第一天剛開始走的我是這麼想的,想著要是都是這樣的平路,一直走下去也沒問題,卻沒想到,這一段看似友善無害的大鹿林道,卻成了我們最後一天回程時的夢魘(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 17k 大鹿林道揭開登山序幕
以 17k 大鹿林道揭開登山序幕

今天的太陽算不上很烈,加上林道一路上或多或少都有樹蔭枝條籠罩,走來倒是愜意舒適。去程一群人還輕輕鬆鬆、有說有笑。偶爾遇上零散的下山山友,而去程的除了我們,只有另外一團,八、九個看上去五、六十歲的阿姨們(只有領隊一個阿伯),活力滿滿的。我們這三天跟她們遇上無數次,甚至連第三天下山後在餐廳還遇到,十分有趣的緣分。

我們這一團,除了男友以外,我和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見,於是也抓著這機會,趁著路途平坦、大夥還不氣不喘的時候,聊了聊,熟稔熟稔下。總而言之,17k 雖長,但因為剛開始大家都是精力滿滿的狀態,整趟走得算是輕鬆愉快。

當天早上天空很乾淨,偶爾飄過一縷腰帶般的雲霧
途經東線瀑布
途經東線瀑布

大鹿林道的路面非常寬敞,地上也有明顯輪胎痕。原來以前這一段都是可以開車進來的,但自從 2004 年颱風摧毀林道後,就禁止公務需求以外的車輛進入,從此山友就得多走這 19k 了(真的差很多啊)。

說實在的,大鹿林道一路的風景稱不上多吸引人,變化並不大,包括地形也是,走起來實在稱不上多有趣。僅僅在在 14.5k 處有一東線瀑布,聽說有山友會到瀑布旁休息、取水,我們則是拍拍照就前進了。而每隔 1~2k 就會有石桌椅供休憩,途中經過兩個避難山屋,如果有垃圾產生記得自行帶下山哦。

大鹿林道風景偏單調,楓(還是槭?)紅是這一段路上難得的景緻
大鹿林道風景偏單調,楓(還是槭?)紅是這一段路上難得的景緻

大鹿林道有多處水源,如果自備濾水器,就可以少背一點水(山屋也有水)。可能因為我們不是雨季前來,圖中除了東線瀑布,只有遇上一條迷你溪(這水量應該尚不夠稱為溪),所以穿著能防水止滑的靴子、登山鞋還是很重要的。

小...溪?
小…溪?

陡下捷徑

終於,到了 17k 位置時,會看到一個大U型彎以及一張石桌,而石桌旁邊,就藏著一條通往馬達拉溪登山口的捷徑,可以省下 2k 的距離(很多)!只是坡度很陡,但有拉繩可以輔助,基本上不是太難;不過若是雨天或路面溼滑時,就不太合適。

我沒有做什麼事前功課,都是無腦跟團隊走,但回來看了網路分享才知道,如果是繼續走林道,是會經過一個廁所的(竟然偏偏設在這!),但因為我們來回都走捷徑,對於廁所的存在渾然不知…嗚嗚。

我們就在這裡的石桌休息、吃午餐,吃後便走旁邊捷徑陡下

4k 馬達拉溪登山口

下了捷徑後,直接接到馬達拉溪,過了橋,就是登山口。這裡被稱為馬達拉溪「登山口」,是以前還開放車子進入時,是能一路開到這邊,再開始爬大霸,所以這才是以前的主要登山口。

九九山莊由此去
九九山莊由此去
過了橋,就是登山口
過了橋,就是登山口

馬達拉溪登山口起,里程樁從 0km 開始重新計算。這一段,是第一天最嗆的無誤,直接陡上,沒有任何緩衝。九九山莊位於 4km 處,相較前面 17k,似乎很少,但這一段可是必須重裝爬升 950m 的海拔,直線距離是 4k,但實際路徑可是無限的九彎十八拐,再加上背上的十來公斤,真的是場十足的耐力、肌力考驗。

從這一路開始,直直陡上 950m
從這一路開始,直直陡上 950m

但這一段,確實比前面的林道有趣多,地形會有各種變化。起初是來來回回的Z型上坡,途中偶有緩下來的路段,還有大樹高聳入雲的林段,踩著一塊塊巨石往上。甚至還有其中一段,一踏入,就聞到濃濃的香味,現在回想起,已經不大確定是樟樹還是檜木香,腳下的土地踩起像是在地毯上,很特別、很療癒。

順道一提,關於大家很關心的網路訊號問題。這一路,從大鹿林道開始,基本上都是沒什麼訊號的。雖然有些里程樁上面寫著訊號點,但似乎只適用於中X,身為遠X用戶的我,網路那是叫斷得一乾二凈。只有在巨石堆的時候,訊號有如靈光乍現,我們像發現寶藏一般驚呼,忍不住在這駐足一會,收個訊息、發個限動過過癮。

被參天大樹包圍的巨石堆
附著在樹幹上的植被
附著在樹幹上的植被

走累了,就直接在路中間停下,連包包都懶得卸,直接躺在包包上休息(大包的好處);或者坐在橫倒下的樹幹上歇會。中間有一度,大夥兒的休息頻率稍高,讓領隊忍不住開口“激勵”團隊(笑)。爬山時有旅伴,最棒的就是能互相勉勵、陪伴、照應、督促(跟拍照!),即便走到真的很厭世,很想直接躺著不動,還是有人能拉你一把,一起前進。

九九山莊

終於終於,天靈靈地靈靈(?),抵達九九山莊了。歷經 9.5h,在天色暗下之前順利抵達,不過這時的天氣已經明顯不如早上好,佈滿了雲,天空被遮得嚴嚴實實。這下,日落也不用看了,否則距九九山莊一小段路,據說有個觀日落的好點(說實話,我們也實在沒力氣再走了)。

說是山莊,完全不為過,以山屋規模來說,九九大得不可思議,官方數字是可容納 150 人。光是山屋建築就分成好幾棟,門口有好幾個長得像蒙古包的成功堡,而後方右手邊的鐵皮屋是餐廳與廚房,底部是廁所,左手邊則有更衣室(沒有熱水澡洗哦)。廁所是流水型茅坑那種,整理得還算可以,也有掛小燈,即便半夜自己去,也不至於太可怕。

閃著聖光的九九山莊
踢了 21k 後,在我眼中閃著聖光的九九山莊

再往裡面的左手邊上去,就是我們夜宿的地方,「龍門客棧」,這裡的山屋名字倒是都取得鏗鏘有力。龍門客棧總共有三棟,既然叫這名嘛,那肯定是大的、客棧規模(?)的。裡面是個大通鋪,大門左右兩邊各一走道,走道兩側各有一排,一排各上下兩層,上層還鋪上拼貼的軟墊,而睡袋需自備,而我們是向這裡的協作團隊租,大大省去自己揹上來的辛勞。一抵達山莊,就先到莊主那報到,安排床位、說明隔日行程。我們被安排住在其中一棟龍門客棧,當天人也沒那麼多,所以我們團隊就幾乎享有自己的一整排,空間非常寬敞——而白天那隊阿姨團,正巧不巧就睡我們對面那排。

客棧內有一塊區域掛有吊繩,可以晾衣服,每排通舖上也都掛有繩子。門旁有小山一般的拖鞋可以自由借用,但因為衛生考量,我還是帶自己的。在靴子裡悶了整天後,能解放一下雙腳真的人間一大樂事。山屋晚上會熄燈,所以有頭燈是非常必要的(最好是有紅光的那種,避免刺到他人眼睛)。

真的是沒想到在山上還能吃到這麼好吃、熱騰騰的食物
真的是沒想到在山上還能吃到這麼好吃、熱騰騰的食物

整理整理後,就差不多到放飯時間了。我們在山莊的早餐、晚餐,都是請這裡的協作幫忙準備,真的是超乎想像地豪華!九九山莊的協作餐,應該算是有名地美味,在場吃過台灣其他高山山屋供餐的也都同意說,這裡的伙食真的好吃到不行。晚餐有排骨、豆腐、肉燥、好幾種蔬菜、白飯、湯品跟甜點(綠豆湯),竟然能在兩千多公尺的高山上,吃到這般熱騰騰的豐盛大餐,真的是非常感人。量也非常充足,完全不怕吃不飽。

九九山莊另外一件感人事蹟就是:網路順到爆!別說卡網了,網速幾乎感覺不出變慢的跡象。我們當中有一位夥伴第一天爬完狀況不太好,看到九九山莊網速這樣讚,當機立斷:『明天攻頂你們去吧,我留守舒服躺著追劇。』(其實這位夥伴之前也已經攻過大霸了啦)。

雖然午後天氣不是太好,但很幸運地,吃完飯出來時,抬頭一望,雲竟然已經散去,露出了滿天的星光!只可惜沒有帶腳架,無法捕捉下來。夏季時候,更是有機會看見銀河。


第二天・2022/11/25・晴午後多雲

📍14.6k,爬升 966m,約 10.5h
📍 3:30 九九山莊 ☛ 6:40 中霸山屋 7:10 中霸坪 ☛ 07:50 大霸尖山 ☛ 9:20 小霸尖山 ☛(折返)10:00 大霸尖山 ☛ 12:20 伊澤山 ☛ 15:00 加利山 ☛ 17:00 九九山莊

一整晚,也說不上有睡好。倒不是硬體問題,以山屋來說,九九山莊真的是很高級的了,通鋪上還鋪了拼貼地墊;也不會冷,牆壁夠紮實,完全不會漏風,再加上睡袋、外套、自己帶的輕量被…還睡到發汗。只是對於淺眠又難入睡的人來說,大通鋪真的是種考驗。雙腿與骨盆又痠又痛,我躺了半天,還是睡不著,又不知過了多久,整個山屋開始響起此起彼落的鼾聲,更難入睡了。翻來覆去、折騰了老半天,好不容易才入睡,卻又面臨另一項考驗。

因為房子外面是鐵皮、門也是鐵的,關門時沒注意要輕輕關,都會發出「砰!」的轟然巨響,而有此貼心與細心的人似乎也不多,整個晚上就是被無數個「砰!砰!砰!砰!」驚醒了又睡、睡了又驚醒…到了兩點半,就有其他隊伍已經要起床出發,各種整理東西、講話聲,直接讓我醒到不能再醒了。

3 點到餐廳吃早餐,熱稀飯、肉鬆、荷包蛋、炒青菜、瑪芬麵包、起司、火腿…有中有西,依舊沒讓人失望,吃飽喝足,準備上路,踏上這趟旅途的重頭戲行程。

一開始是全然的摸黑潛行,直到將近五點,天漸更
一開始是全然的摸黑潛行,直到將近五點,天漸更

出發前有個小插曲,有個夥伴不曉得是不是鞋子的關係,竟然兩隻腳掌都走出了大水泡,好在隊中就有位消防隊員,立馬拿出醫藥包,專業處理完畢。所以,一雙好走合腳的鞋子實在太重要了。

3:30 摸黑出發,這時真的還是不見五指的黑,完全靠著頭燈的光線看路。這種狀況,別說認路了(即便一開始的路線還算明顯),能不要踩空走錯滾下山,都是得小心再小心,這時,領隊的存在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他是一路毫不猶豫地前進,而我只管低頭看好腳下,小心維持呼吸節奏。前面 2k 都是陡上的階梯,一行人默默低著頭專注前行,半夜的靜謐中,只有腳步聲與衣服摩擦的聲音,只有停下腳步休息時,才聽得到風呼嘯的聲音。

結束了無止境的上坡之後,彷彿柳暗花明,來到了一個平坦的台地
結束了無止境的上坡之後,彷彿柳暗花明,來到了一個平坦的台地

黑暗中,不會知道自己走了多遠,又究竟走了哪些路。這樣的盲目往上,終於在走了兩小時後好轉。這時,天色也已經透出微微的亮光,周遭不再是一片漆黑,能見度明顯提高。為了看日出,我們繼續趕路往前走,希望可以在日頭升起前走到高地。

沒能越過山頭抵達看出的最佳點,但看著天色變化也是很美
沒能越過山頭抵達看日出的最佳點,但看著天色變化也是很美

最後,終究是趕不上,差了半小時路程,沒能越過山頭抵達看日出的最佳點,一群人索性駐足,等著天色變亮。儘管看不見日出,但看著天空顏色的轉變,從一片白,漸漸染上粉紅、橘紅,加上遠方藍綠色的山巒層層堆疊,美得像幅上色的水墨畫。

同行夥伴還帶了空拍機
同行夥伴還帶了空拍機

美是美,浪漫是浪漫,但我必須得說,這裡真是TMD冷,超冷,冷到骨子裡那種。因為是山頭上,加上四周皆是矮草,毫無遮蔽,絕對讓你體驗到何謂寒風刺骨,強烈建議戴毛帽、防寒手套、防風防寒外套,而我後兩者都沒帶:)。好險還有男友的暖暖包,才不至於讓我的手變成凍雞爪。

同行夥伴之一還特地背了空拍機上來,看著它在高空強風之中搖搖晃晃,我都很替他擔心會不會下一秒就被刮下來。不過,最後拍出來的畫面真的很不錯。

大霸尖山

新臺幣五百元背面以大霸尖山及臺灣梅花鹿為圖案設計。
新臺幣五百元背面以大霸尖山及梅花鹿為圖案設計。

半小時後,終於抵達中霸坪(應該是?如有錯歡迎留言糾正)。這裡,算是欣賞大小霸最棒的角度之一吧(然後依舊冷到想哭),恰好連成一線。冷歸冷,我們還是牽起凍僵的嘴角,拍了大概一千兩百張照片(誤),畢竟這裡的拍照重點,就是拿出九九山莊莊主借我們的台幣五百元布條合照,鈔票背面可就是大霸尖山啊(順道一提,一千元是玉山,兩千元是南湖大山)!再怎麼冷,肯定都要拍的。輪我拍完趕緊躲到矮灌木叢後面避風,雖然幾乎沒有半點作用。

大霸霸基
大霸霸基

再繼續往前走約半個多小時,這裡會往下走,進入樹林茂密的山坡段,穿過樹林,隨即柳暗花明,氣勢渾雄的「世紀奇峰」大霸尖山矗立眼前。大霸尖山海拔 3,492m,裸露的黑灰岩層,和小霸尖山皆是數千萬年前海底層層堆砌而成的沈積岩,經過長久以來的地質運動與侵蝕,形成如今霸氣凜然的模樣,稱為「大霸」尖山當之無愧。

大霸過去也被稱為「酒桶山」,因為長得像一倒置的酒桶。兩旁皆是懸崖峭壁,我光看都膽戰心驚,更別說是爬上去了。不過,其實以前是設有鐵梯可以爬上去的,但後來基於安全關係,鐵梯也拆了。看大霸那有稜有角、彷彿用鑿刀刻畫出來的岩壁,以及兩旁兩邊光禿禿砂礫的地形就知道…風有多強(抖)。

沿著大霸霸基,通過這一段路
沿著大霸霸基,通過這一段路

要前往小霸尖山,就要沿著大霸旁邊的路通過。這段路其實很窄,僅容一人通過,一邊是大霸崖壁,一邊就是斜坡,雖然坡度不是很陡,但腳下、坡上都是一塊塊碎石,感覺會是一滑,就一路滑到谷底、止不住那種,因此一行人也是小心翼翼通過。路上,還看到了一大坨像咖啡豆一樣的山羌大便,卻是絲毫不見山羌蹤影。而且其位置還是在斜坡上,實在是讚嘆於山羌的靈活與敏捷,能在如此驚險之處自在如廁。

小霸尖山

小霸尖山
小霸尖山

通過大霸之後,不用太久就能來到小霸前的腹地了。近看登上小霸的路,還真有些嚇人,全是巨石組成的山坡,而小霸之頂高聳在前,對於視覺上的刺激是威力十足。

其實,原本是沒有所謂大小霸尖山的,兩者在很久以前是連在一起、不分你我的,但中間部分比較容易受侵蝕,久了之後,就切割出大小霸尖山這兩座磅礴的山頭了。

要登上小霸,可以(且建議)將包包都放在山腳的平台,只要把貴重物品(手機、錢包)放在有拉鍊的口袋裡帶著就好,畢竟一會手腳並用,少些累贅總是好的。除了走巨石堆,右邊還有一段緊鄰崖邊的碎石土坡能走,但個人覺得這段反而難走,路窄又滑,反而慢。

而巨石堆,雖然看上去懾人,但因為踩點大,又堅固,反而好走。碰到一些比較難走的部分,還有拉繩能輔助,只要小心,我覺得其實很好玩的。

但如果是有懼高症的人、或者氣候不佳(尤其風雨天),就確實不太適合登上小霸。在登小霸的路上,往左就能清楚看到有一座山峰有如刀刃,在太陽照射下更彷彿冷冽反光的特殊山頭。這座山是穆特勒布山,走聖稜線當中的一個路段。

雖然它沒有被列為百岳,但海拔也高達 3626m,外型氣勢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穆特勒布山
穆特勒布山

因為當時爬小霸的只有我們一組人,我們一路走走停停,慢慢爬,不時回頭看看風景。這時大霸尖山已在我們後方,這樣的角度看大霸與山稜線,也是讓人屏息的美。在前面登上高處的隊友,回頭幫我們拍了張照,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張照片(下圖)。

登上小霸,需要手腳並用
登上小霸,需要像蜘蛛人般手腳並用。圖片提供/隊友 Fu

小霸峰頂的腹地平台,其實出乎意料地大,可以眺望周圍,捕捉 360 度的風景。我們一群人,也是在這上邊又拍照、又休息、又賞景、又聊天,估計耗了有十幾二十分鐘。雖然沒有藍天,但一摞摞灰白的雲層倒是更讓大霸增添了幾分氣勢。

這時的天空,已被烏雲籠罩
這時的天空,已被烏雲籠罩

山中的天氣,說變就變。前一秒能晴空萬里,下一秒卻能突然變成狂風暴雨。我們在小霸頂上待了一陣,那時雲就有聚攏、愈加厚多的跡象,下來時,幾乎已經看不見一絲藍天。再往回走時竟然起了大霧,更是替大霸這段籠上神秘未知的氣息。

下小霸時,後半段不小心走錯,偏離了巨石,走到土坡的那一邊,地上的沙粒容易滑,只能放慢速度小心下。

下山時,竟然起了大霧
下山時,竟然起了大霧

下山後,在中霸山屋吃午餐。中霸山屋也可申請過夜,但這裡就是一間空屋,後面有大水塔,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所以來者基本上都是住舒適的九九山莊。這時沒了陽光,風又大,坐在這吃飯其實非常冷,我也沒帶炊具,全是乾糧,真的是都吃到在發抖。還好肝心ㄟ隊友分了我們熱紅茶,才暖了一點。

伊澤山

雖然天氣變差,但既然都來了,而且也沒下雨,剩下兩座百岳肯定還是要撿的。有些人會選擇先去伊澤、加利山後,再去大小霸,但山中午後天氣難測,所以建議先去最重點的大小霸。

從大霸過去伊澤山很快就到了,坡度也不大,到三角點時會有種:『啊,這就到了啊?』的感覺。這時已經白牆一片,四周什麼都看不見了,我們只好自娛娛人,隊友中有人慫恿,要求其他兩人配合,擺出劍、刀、槍的姿勢,剩下我們女生在旁邊,完全看不明白這是什麼情況,只管笑得東倒西歪。

迷樣男子團體?
迷樣男子團體?

加利山

終於,只剩最後一座加利山。本來以為可以輕鬆了,想不到,領隊認錯了路,走到獸徑,帶我們走到了山坡上,發現時已經難以回頭,騎虎難下,只能硬著頭皮往前。先是要從岩石山坡上下來,因為太陡,不能用走的,只能用屁股坐著往下慢慢滑。我沒戴手套,兩旁的植被剛好是那種很尖、會扎人的,所以也不能抓著,只能扶著地,偏偏這裡的坡面是有點像大霸那種,非常粗糙、會刮人的那種岩層,所以也得小心失利,免得著地時雙手滿目瘡痍(所以戴手套實在很重要)。

滑完石頭坡,還沒完,接著還有陡坡。剛剛是太硬,這下是太滑,全是濕濕軟軟的泥土,超怕一不小心就“咕溜”下山,登山杖不但派不上用場,反倒還成了種累贅。比較好的是這裡是一片竹林,抓地力強,又長,很適合抓著當緩衝與輔助。我實在覺得挺可怕,但幾個男生都不太擔心,身手矯健地一下就成功著陸,女生一樣慢慢擼、擼下坡。

總算總算,腳踏到了平地上,短短不到幾公尺的路,卻比小霸還讓我覺得驚險可怕。好加在,這段土坡之後,我們總算平安回到路線上,結束這一段驚魂記。

加利山,看上去也不高不遠,卻意外累人,可能是上上下下還不少,也可能是真的累了。這次爬山好巧不巧,遇到我的經期,體力狀況真的差,沒經痛已經是老天保佑,否則連路都難走。因為加利山要原路折返,我當時連背著包包都嫌累,放在山腳口才往上爬。這裡的景致與伊澤山類似,都是矮箭竹叢,不過路線還算清晰,即便起霧的狀況下。

隊友還特地準備了聖誕帽,提早慶祝聖誕節
隊友還特地準備了聖誕帽,提早慶祝聖誕節

回程時,才知道自己今天凌晨上山走的到底都是些什麼路,摸黑那一段都是土坡階梯。我這一段走得特別慢,認真是身心都疲勞了,加上髖關節隱隱作痛,很難走得快,多虧男友牽著我,陪我一步步慢慢下山。

終於,又回到了溫暖的九九山莊。今天晚餐還多了台式關東煮,能在冷冷的山上吃到這樣的熱食,實在太幸褔了。


第三天・2022/11/26・晴

📍21k,爬升 959m,約 7h
⏰ 4:30 九九山莊 ☛(4K)‣ 7:00 馬達拉溪登山口 ☛(17K)‣ 11:20 登山口

第二天晚上依舊沒睡好,想到今天晚上終於能回到自己溫暖的床上,真是比什麼都欣慰。悠閒吃完早餐,整裝出發。天依舊是一片漆黑,明明同樣的路,有光沒光,走起來真的差很多,黑暗會讓人失去方向感,白天很明顯的路線,在夜裡,真的瞬間都消失無蹤。上面提到有段檜木區,那是一大片樹林,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根本分不清東西南北,真的很容易迷路。這時,有領隊真的顯得很重要。

可能大家思鄉心切,前面這段陡下 4k,根本用飆的,完全沒休息,我心中叫苦連天,一來因為頭燈可能快沒電,亮度不大夠,我根本看不清前面的路,很怕踩錯;二來,關節雖然休息一夜好多了,但這一路下坡,又開始作痛(到底多老)。好不容易熬完這 4k,回到馬達拉溪登山口(隊友們總算有在這裡休息),想不到,大魔王還在後頭。

山上的植物,葉子上結著薄薄一層霜。
山上的植物,葉子上結著薄薄一層霜。

我們一樣走捷徑,回到大鹿林道,就開始了….最可怕的 17k。一開始也還好,終於能走平路、不用下坡是讓人欣慰的。但再繼續走的時候,就不再那麼愉快了,累積了三天的疲勞,都在這時湧現出來。走不到一半,我的髖關節痛得讓我想大叫,肩膀也被包包壓得劇痛(不知為何,三天下來包包重量感覺完全沒減輕),而小腿已經酸得麻木,全靠意志力在前進,尤其林道又是非常單調無趣,完全沒能將注意力從疼痛轉移的事物。這 17k,彷彿永無止境。

中間好幾度想停下來休息,卻又怕停了,就不想再前進了(真的很想大字躺在路上不動),而隊友們也是繼續神速前進,我也硬著頭皮撐著。到了中間時,非常幸運,遇上公務車,替我們將包包載了一小段,總算能讓肩膀與腰喘息一下。

路上,赫然發現樹頭上掛著一個虎頭蜂窩,角度關係,第一天完全沒發現。這輩子沒見過這麼大的蜂窩,估計跟個兩歲小孩一樣大吧,還好不是太近,真夠嚇人了。最後一段,隊友中有人特別會想點子,開始玩動腦的遊戲,一行人就是靠著動腦,轉移了注意力,竟然不知不覺,就到了出口!抵達的那霎那,差點痛哭流涕,顆顆。


小結

這一趟很幸運,天氣總的來說都很不錯,而且也沒出現高山症,全隊平安地同進同出,是比什麼都重要。也有飽覽大小霸尖山的美景。

累歸累,但確實值得。

感謝我男友,隊友,以及自己堅強的身體。

📌 台灣美食吃透透

宅配|咖啡廳|早午餐|火鍋|吃到飽|
中式|日式|韓式|美式|歐式|南洋|

📕 懶人包系列:
🍚 滷肉飯|🍲 火鍋|🍵 抹茶控|☕️ 不限時 Cafe|
🎄 聖誕餐廳|🧧 過年餐廳|

📌 台灣各地玩透透

雙北|宜蘭|台中|台南|花蓮
📕 懶人包行程:
新北九份1日遊|宜蘭頭城2日遊|花蓮 2日遊|
台中逢甲美食|台南 2日/ 3日遊|

🇹🇼 如覺得我的文章不錯,請不吝給予支持,按讚&分享出去!

📌 旅遊找住宿– Booking.com 訂房優惠中
📌 旅遊找上網– 台灣租借 WiFi – 台灣國內旅遊、工作上網最佳夥伴!

📌 懶得出門免煩惱!動動手指、商品送到家:

🥢 Uber Eats 獨家折扣:新戶這裏下載註冊App,輸入「eats-onoumuyn8z」,前兩筆訂單現折$100!
🥢 UP運動吃沙拉:牛排也有舒肥的?! 超簡單 3步驟上桌
🥢 野人舒食:神嫩舒肥雞,10來種口味天天換
🥢 Thomas 湯瑪仕肉鋪:優選生鮮肉品安心購

*本文純屬個人想法,不代表每人立場

北部新竹旅行爬山登山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Kate's Fun Zone 凱特瘋閣

不時會厭世,卻又不安於室。 本是藥師,當過街舞舞者,然後莫名闖進了行銷這條路。 能肯定的是,『部落客/ 旅人/ 吃貨』,這三個身份會跟著我一輩子。

上一篇
【忠孝敦化】PAUL 保羅法國麵包》限定草莓季甜點!早午餐&下午茶・外帶客製餐盒(仁愛店)|台北咖啡廳・大安區美食推薦
下一篇
【花蓮】自在海民宿》全家大小都適合入住的靠海電梯旅館|吉安鄉親子住宿推薦

留言 取消回覆

將我的姓名、email、網站存於此瀏覽器,以便下次留言使用。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語言

About Me

About Me

我的風格,我的瘋閣

不只分享美食,還有一次次說走就走的瘋狂旅行。獨自踏遍中國16省、60多個城市;旅居東京一個月、深入大街小巷…

多了解我一點

最新!出國旅遊上網優惠

日韓只要 $58 起!

【讀者限定優惠】最新 eSIM卡:方便到炸!

全台最大機票比價網:廉航也能搜!


最新文章

  • 台北古亭|茱莉金牛排餐酒館:令人驚艷的高級排餐!聚餐·慶生·...

  • 台北咖啡廳不限時|CACTUS Bar 藝文餐酒館,東區忠孝...

  • 【出國上網推薦】歐洲:義大利、西班牙上網卡 eSIM:高速上...

  • 【英國攻略】2024希斯洛機場交通:機場快線15分鐘直達倫敦...

  • 【英國】2024倫敦機場交通|希斯洛機場 LHR 往返市區5...

出國 WiFi 租借優惠

日本上網只要 $49 起!

【讀者限定優惠】每日 $49 起|出國旅遊必備!

Facebook

Facebook

站內搜尋

溫泉飯店訂房:獨家預約晚餐、接送服務!

大家都在看什麼

cafe cafe 中國 中山區 中部 出國上網 北部 南部 台中 台中住宿 台北 台北旅館 台南 台南住宿 台灣旅行 吃到飽 合肥 咖啡廳 四川 埃及 大安區 安徽 宜蘭 市政府 成都 旅行 日本 東京 東區 東門站 民生社區 江南 河南 涮涮鍋 火鍋 福建 絲路 背包客 自助旅行 自助餐 西安 陝西 雲南 餐酒館 黃山

台灣上網 WiFi 租借優惠

遠距工作?臨時回台?上網免煩惱!

【讀者限定 79 折】遠距工作?臨時回台?上網免煩惱!

文章分類

大家都在看

  • 【美食懶人包】大台北13家超好吃滷肉飯、控肉飯推薦|必收藏

    2020-08-04
  • 【中國旅行攻略】四川成都懶人包 |行程、預算總整理

    2017-09-27
  • 【必看】台北 15 間不限時咖啡廳》有插座、甜點好吃 Cafe|美食懶人包

    2022-08-29
  • 【東京旅行攻略】日本文化巡禮『鰻魚飯篇』—必收藏!5家美味鰻魚名店推薦

    2019-06-26

日行一善

只要十塊錢,幫幫小女子

每人一杯飲,幫幫小女子

Facebook
  • 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 Email

Kate's Fun Zone 凱特瘋閣 @2022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by Kate's Fun Zone


回到頂端
Kate's Fun Zone 凱特瘋閣.
  • 首頁
  • 台灣
    • 旅行
      • 雙北
      • 新竹
      • 苗栗
      • 台中
      • 台南
      • 宜蘭
      • 花蓮
    • 美食
      • 美食懶人包
      • 咖啡廳
      • 早午餐、輕食
      • 火鍋
      • 歐式
      • 日式
      • 中式
      • 美式
      • 韓式
      • 南洋
      • 吃到飽
      • 點心零食/團購美食
      • 喜餅喜宴
  • 日本
    • 東京
    • 富士山・河口湖
    • 日光・鬼怒川
    • 攻略懶人包
  • 美國
  • 埃及
  • 中國
    • 四川
    • 陝西
    • 雲南
    • 安徽
    • 福建
    • 河南
    • 上海、江南
    • 攻略懶人包
  • 關於我
  • 聯絡我
Kate's Fun Zone 凱特瘋閣.
  • 🏠 首頁
  • 關於
    • 關於我
    • 聯絡我
  • 台灣美食
  • 台灣旅行
  • 日本
  • 美國
  • 中國
  • 埃及
Kate's Fun Zone 凱特瘋閣 @2022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by Kate's Fun Zone